“家人们,咱们的中国结挂在家里喜庆漂亮、寓意美好,有需要的赶紧下单啦!”一大早,昝美好和爱人陈盼盼就开始了一天的直播工作。临近春节,这对残疾夫妻直播带货格外卖力,希望业绩好一点、挣得多一点。
“大家累了就歇歇,一会儿再接着干。”隔壁的中国结编织操作间里,尽管负责人史小梅不断地提醒“不着急,慢慢干”,十余名残疾职工仍埋头专注工作,粘板、绕线、挂穗、组装……一刻也不停歇。
这里是河津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的辅助性就业区——河津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。对于当地许多残疾人及其家属而言,这里不仅是“爱的港湾”,更是升腾希望的“梦工厂”。
残疾人群体中,智力、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更为特殊,他们很难走出家门、融入社会。近年来,河津市倾力解难,通过成立残疾人托养中心,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照料、护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服务,实现了“托养一人、幸福一家、解放全家”的社会效果。
“托养服务起到的只是‘兜底’作用,而想让这一群体自立自强、实现价值,必须依靠辅助性就业。”河津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樊富潮介绍,该中心根据每名托养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,制订培训方案,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、实现“价值变现”。
作为首批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,河津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坚持提供岗位和提升技能并重,自成立以来已先后组织了按摩、养殖、种植、中国结手工编织等多种职业技能培训,培训残疾人100余人次。
鑫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河津一家本土企业,也是首批入驻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,主要为托养中心有劳动意愿及能力的残疾人提供中国结编织岗位。
走进该企业的中国结编织操作间,悬挂满墙的中国结样品映入眼帘:炫目的中国红、烫金的福字、长长的流苏,样式多样,精致喜庆。操作台前,十余名残疾职工工作专注、手法专业,尽管速度不同、进度不一,但工作劲头十足。
“这些岗位的工作难度较小、容易操作、相对自由,目前已经带动20余名残疾人就业。”史小梅一边贴心地提醒大家注意休息,一边向记者介绍生产情况,“虽然我们没有给这些职工定时定量,但是他们都特别积极、认真,经常自加压力忙生产。”
韩秀秀是整个基地公认的“劳模”。虽然肢体残疾,但她自立自强,希望扬长避短实现价值。她说,基地举办的培训让自己对编织中国结产生了浓厚兴趣,现在每天最多能做100个中国结,收入不仅能够满足自己开销,还能为家里减轻不少负担,“最重要的是,我在这里找回了自信、找到了方向。”
巧做中国结,喜迎中国年。临近春节,在韩秀秀、贺晓丹、郝文明等多名“就业明星”的带动下,操作间里掀起了“劳动竞赛”热潮。“大家争先恐后忙编织,有几名残疾职工为了多编织几件,经常压缩吃饭时间、放弃午休时间,这让我们很感动。”河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赵锦告诉记者。
看到堆满库房的中国结,昝美好和陈盼盼心里十分着急,他们直播时卖力宣传、下播后总结复盘,努力提高销售能力,尽己所能把伙伴们的劳动成果尽快“变现”。
昝美好说:“在残联的帮助下,我们夫妻俩参加了直播带货培训,掌握了基础的互联网销售技能,还拥有了专门的直播场地和专业的直播设备。虽然现在粉丝量还不多、销售量也不是很可观,但是我们坚信,梦虽遥,追则能达;愿虽艰,持则可圆。”
扶残助残,有你有我。樊富潮说:“每一份产品的售出,都是一份爱心的传递,是对残疾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助力。近期,运城市残联和河津市残联积极联系各方,帮助销售中国结产品,并取得了积极成效。我们也真诚倡议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,热心帮助残疾人销售产品,共同助力残疾人改善生活品质。”(付 炎)